秋语阁 > 大明公务员 > 第二十八章南京反应

第二十八章南京反应

 热门推荐:
    第二十八章南京反应

    金生玉的书信到了叶沈手中。

    叶沈看了之后,也是头疼。

    无他,金生玉的问题,不仅仅是金生玉的问题,而是北军很多高级将领的问题。新的指挥模式,很多人都不适应,甚至包括了叶沈。

    在军事改革之后,指挥更加精细化了。到了叶沈这个地位,对第一线几乎没有什么干预了。更多是负责战略问题。具体战役指挥,是在各军军长身上。

    除非遇见如河间这样大决战。否则叶沈出马的可能性不大。

    就这个问题,何夕专门与叶沈聊过了。

    叶沈而今已经不单单是军中一员将领,他将来在朝廷的地位,与徐达而今的位置差不多,必须考虑军队建设了,枢密院使这个位置,迟早是叶沈的。

    叶沈不能仅仅考虑打胜仗了。

    也要考虑培养出一些能够独挡一面大将之才了。

    只是有些人中用,有些人不中用。

    金生玉将来的前程不大了,最多一个世袭伯爵了。甚至不是他,连同鞑将,估计都是这样的。不是朝廷有意限制,而是鞑将恐怕不能适应未来的战事,就好像明中后期,也不是大明朝廷有意偏袒,而是一些投降的鞑将,就是比一些卫所将领能打。

    自然要重用是一样的。

    叶沈思来想去,将吴立这一员老将请过来,询问他对前线的看法。

    吴立看金生玉的奏报,沉思片刻,说道;“其实,此战目的并不在彰德,以末将之见,莫过于另出一军,直接沿着黄河西进,将彰德卫辉府给包圆,至于具体怎么打,是另外的事情了。”

    叶沈说道:“那盛庸这个人你怎么看?”

    吴立沉思片刻,似乎想起了浮河之战的血腥,说道:“盛庸是一个劲敌,但是仅仅是一个劲敌而已,还不至于打不过的。”

    叶沈说道:“如此,就按你说的办。第三军也归你指挥了。我要求不高,拿下彰德卫辉就行了,至于太行山以西,暂时不管了。”

    吴立说道:“末将遵命。”

    --------

    就在叶沈准备增兵的时候,南京方面也在对彰德之战做出反应。

    朱允炆特别关注彰德之战。无他,这代表他这换帅之后的直接成果,他想要的结果自然是一场大胜,最后能反推到河北去,当然了,朱允炆也知道,这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大胜不行,那就小胜,让北军无功而返。

    也是可以的。证明朝廷已经从河间之战的大败之中恢复过来,也证明河间之败,不过是对方侥幸为之而已。

    但是,战事打到这里,朱允炆看过一封又一封的奏疏。

    各种情报从各个方面传来,盛庸与金生玉的一举一动都在朱允炆的关注之中。虽然朱允炆身边很多将领对盛庸的评价很高。但是朱允炆都不怎么相信。

    无他,朱允炆也知道自己在军事上并是太懂,太容易被人忽悠了。

    他不懂军事,但是他懂地图啊。他看着金生玉一步步的南下,打到了彰德府城下,也看着盛庸一步步撤退。什么话都有可能是假的。但是地图不可能是假的。

    这种一步步后退的胜利,朱允炆怎么可能相信?

    这种情况下,说盛庸多厉害,朱允炆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人是不是收了别人的钱。

    不过,朱允炆也没有立即发作。

    因为朱允炆也知道,发作也没有什么用处。只是在心理对这里人减分了。将来渐渐冷落也就是了。

    只是他急切的想要挽回局面。他思来想去,唯一的办法就是让魏国公立即出征,北上坐镇。甚至不用去前线指挥,只要北上坐镇,北方的局面就会立即好转了。

    只是他这个想法,屡屡受挫。

    朱允炆再次派丁显去魏国公府督促。而丁显很快就回来了。

    朱允炆说道:“魏国公怎么说?”

    丁显说道:“魏国公说的,而今彰德之战,无关大局,真正想要开战,要明年开春大军北上,到时候才是交战的时候,而今彰德之章,胜也好,败也好,都无足轻重。让陛下坐观就好,而且魏国公还说了,盛庸打得不错,北贼有可能增兵。他即便到了前线,也不过如此而已。”

    “让陛下不要着急。镇之以静。”

    魏国公这一番话,说得不错。

    徐达虽然被迫上位,但是徐达这一段时间,也是做事了。

    他很清楚的知道一件事情,那就是南军与北军之间最大的问题,并不在前线,而是在后方,新的军队编制,新得供应体系的问题。

    如果后方的改革,不做好,前线的事情即便胜上一次两次,最后一定会战败的。

    徐达秉承这个想法,在后方大刀阔斧的进行了改革了。将京营的体系安置五军都督府编练了五个军,这五个军,与北京的军级编制不大一样。

    五军都督府的五军,其实各自有各自的辖地。五军都督府本来是枢密院。而被朱元璋分割成为了五军,就是相互制衡,让军中不能形成一个集体。

    下面的各都司都隶属于五军之一。

    而今徐达也不可能将五军都督府改变成为枢密院,这会让全天下人反对,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。

    文官反对,是因为如此一来武将势大,文官难以制衡,武将反对是因为这里面的利益太多了,五军分开这么长时间了,每一军内部都有自己的圈子,而今徐达一句话,让大军合并在一起。

    很多人并不反对,但问题是谁上,谁下?

    谁吞并谁?

    即便是徐达,这种触及灵魂与利益的改革,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。

    更不要说,还有朱允文。他也不想看到一个强大的军中势力的崛起。他要延续朱元璋分而制之的思路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徐达只能在五军都督府下面,每一个军下面辖一个小的参谋部。从而实验北京方面的做法。且不说即便是这样,也是一地的鸡飞狗跳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徐达,早就掀翻了。

    但即便是徐达,也让很多人很不满意。只是他们不敢直接针对徐达,很多人在朱允炆这里说,前线危机,请徐达坐镇北方。

    朱允炆本身就有这个意思,再有这么多人支持,一时间也坚定了自己内心的想法,想让徐达去北方坐镇。

    这也是皇帝弊端。皇帝也是人,人只想听自己想听的,而不是正确的。

    其实徐达说的很对,即便是放在眼前的局势上,徐达在北方与在南京也没有什么区别。

    正如何夕不许叶沈去指挥彰德战役一样,徐达在南京地位是一样的,徐达去北方之后,难道让徐达代替盛庸去指挥彰德战役,开玩笑。

    徐达去指挥了,徐达下面一群将领去做什么?

    更不要说,徐达其实闲了好多年了,徐达自己也知道,自己多年不指挥战斗,而今战争与之前他指挥的战争有了很大的不变化,已经不一样了。他临时上手具体指挥,

    一个弄不好,会出问题的。

    他一世英名,付之流水,还不算什么。他被很多人看重,名声太盛,将自己的名声一下子送给了北京方面,才是问题所在。

    对南京会更加不利。

    当然了,徐达也有自信,万变不离其宗,不管怎么改变,打仗本质是不会变的,他依然有信心指挥大军获得胜利,但是具体战事,如彰德战役这样的战事,徐达根本不上心。

    他如何夕与叶沈一样,是从更大,更宽阔的角度来思考问题,做出战略上的决策。而不是去干涉一场战事。

    更不要说,在徐达看来盛庸打得也不错,换其他人,也就那样了。